衡阳糄粑的基本介绍糄粑作为衡阳民间特产,历史悠久,是衡阳当地代代相传、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美食。糄粑制作工艺独特,口味滑爽,并具备健脾益胃的效果。2021年,糄粑传统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。糄粑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,甄选优质糯米,大米,配...

衡阳糄粑的基本介绍
糄粑作为衡阳民间特产,历史悠久,是衡阳当地代代相传、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美食。糄粑制作工艺独特,口味滑爽,并具备健脾益胃的效果。2021年,糄粑传统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。
糄粑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,甄选优质糯米,大米,配乡村中草药发酵而成的商品,是衡阳区域独有些传统食疗风味食品,有健脾益胃,消食化积之效果,也能做为主食,老少皆宜。
衡阳糄粑的主料为糯稻中的精品麻矮糯,与优质粳米,制作重点在于糄药,衡阳糄粑所用的糄药,皆为当地所产天然绿色药材制成,诸如田皂角、腊页草、金银花、海蚌含珠、桑叶、铺地锦等,因此糄粑既能做主食,又有健胃消食等神奇效果,对健康大有裨益,衡阳民间家喻户晓,广为食用。
商品特征
衡阳糄粑软软糯糯,香甜可口,混合着糄粑发酵过的特有香味,叫人吃着停不下来。同时,糄粑有健脾益胃、消食化积之效果,因此衡阳民间常用糄粑治疗腹胀与腹泻。
历史民俗
相传曾国藩的湘军水师,因为长期水上练军,操练过度,加上饮食失调,将士们常常出现拉稀的现象,特别是北方将士,水土不服,饮食不习惯,当时军情又非常危急。此时,祖籍衡阳县渣江镇的水师将领彭玉麟向曾国藩献策,让水师将士们吃一种衡阳民间土产---糄粑,将士们食后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,身体恢复了,个个生龙活虎,在未来的作战中,节节取胜。可见糄粑这种衡阳民间特产,对湘军的茁壮成长,功不可没。
做法
糄粑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,且遇天气阴冷潮湿,不合适大规模制作,大家采访了一位专业制作糄粑的师傅,并选取了部分细节图片解说完整的工艺步骤。
1、先将糯米泡上半个小时,过后用来晾干并磨制成粉状。
2、师傅介绍说,一百斤糯米放一斤糄药,糄药是由中草药而成。将它搅拌均匀并揉成团。
3、将揉成小圆型的糄粑发酵,在下面垫上稻草,上面盖上罩子,放置三天左右,如如果是冬季,则需控制空调温度以维持湿度。
4、发酵过的饼口味很特别,发酵好的饼晒干可保存很长时间。
衡阳糄粑的获奖荣誉
衡阳糄粑制作技艺是湖南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品尝食用方法
1、如需食用时,将糄粑泡在水中2小时左右。判断的规范是饼粑沉入水底,尽可能多泡一会儿。
2、糄粑经过浸泡后变得柔软,此时放在锅上煎能让其愈加软糯。
3、将糄粑煎至两面金黄时,再用水煮半小时左右,直至糄粑内里煮烂煮透。等糄粑被煮透后,便可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当的白糖增加甜味。
4、装盘时,加入芝麻点缀,有着健脾益胃,消食化积的糄粑便大功告成。
做甜的咸的都可:
①.甜 热锅下油,放适当水,再加糖 一块煮沸就好(水不要放太多,煮法跟高粱饼差不多);
②.咸 跟煮面条差不多,出锅时记得放芝麻